《无爱可诉》大师的故事常常是,因果工整看不见痕迹;开放结局,多层回味。

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
大师的故事常常是,因果工整看不见痕迹;开放结局,多层回味。
《无爱可诉》讲的是一个家庭的爱破败凋零的故事。它是大师作品,它有政治野心,所以它表演是完整的“离婚大战”+“搜救儿童”,但却是一个大大的诗意隐喻,本体是国家。原生家庭的问题即是国家问题。主题做成以小见大,最大抽象化,诗意化。这种作品是典型的“大师要做的事”,讲好故事,还要映射政治,人类思考等。
还是回到“小我”,看大师怎样讲好一个故事的基本。故事对于离婚大战及失踪儿童都是真实感强烈的。它的真实来自于符合逻辑,来自于高度模拟生活。情节真实的基础是人物真实。
人物设定:
父亲,麻木、沉闷、被生活牵制,变成无能、沉闷的一种男性都市白领缩影。被原始欲望驱动——寻花问柳,但没有能力顾全结果,草草寥寥结婚、生子,继续出轨又让年轻女子意外怀孕,被原罪操纵的恶性循环。因为自己的不称职,亲生儿子最终离家孤苦死去,但新生儿,又何尝不是下一个被爱遗弃的命运呢?
母亲,贫穷、暴力的原生家庭出来的美女。注定一生只怜惜自己,极强物欲(为了安全感)。她的爱只有一个向心力,对自己,甚至亲生骨肉都遭到嫌弃。
这样的夫妻组成的家庭,当然没有相互的体谅和爱,因为夫妻双方都没有无私的余力。孩子本是爱的结果却成了累赘,孽缘,只有躲在黑暗角落恐惧、哭泣。待一个极端发生,孩子失踪,累赘瞬间消失,相互埋怨的夫妻失去平衡,这才有了骨肉被刀割的剧痛和恐慌,为时已晚,结局的残酷让人不能相信。剧痛是失去理智的,是暂时忘记一切的。之后作者明确的表达暗示,这种男人、女人的麻木、怨天尤人,仍然继续或重新扮演。
无论诗人,小说家还是电影大师,作为讲故事的人对生活的观察和归纳,高度的凝练比喻,都是到位的,它是一种巧妙,在自己有限的时长(篇幅)中,表达对生活的感悟,大师最终才能做到精准,巧妙。